关于CPIII的一点心得体会
最近想把自己工作中用到的控制网什么的系统的总结一下,发现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,所以自己就找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总结的比较好的工程想参照一下,不出大家的所料,我找到了CPIII的东西,发现人家总结的真是太好了。
首先CPIII并不是什么非常高级的东西,CP就是Control Point(控制点)的缩写,CPIII也就是第三级控制网,是高速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一种三级的控制网,其中CPI和CPII与我们平常用的并没有太大区别,但CPIII在建设过程中用到了一些新的方法与理念,所以大家都叫这个网叫CPIII网。
首先,觉得CPIII的最大的特点是测量时仪器架设的位置并不是目标点(所以并不需要量取仪器高,而实际测量过程中仪器高的量取精度较差),而是通过边角测量来通过后处理获得仪器架设位置(此方法实际为自由设站的方法,在现在的测量中使用的越来越多,用到了后方交汇的原理)。自己是做海洋钢结构测量的,但实际工作中使用自由设站(后方交汇)比较多,所以非常赞同CPIII的建网模式,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,觉得好处有以下几点:
1、自由设站方法是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精度与建站成本的方法。参与过工程项目的测量人员都应该深有体会,工程测量受施工的影响非常大,所以工程施工控制网一般点密度比较大,如果将施工控制网全部建成强制对中网那么成本比较高,如果不是强制对中网,则精度无法保证(如,对中精度,仪器高测量精度等),而使用自由设站的方法则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。自由设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位置架设仪器,所以不需要太多站点,同时站点的也不需要强制对中装置,可以大大减少成本。
2、自由设站精度可靠性高。一般控制中通过设置测站坐标和后视方向,站点设置只通过两个点的坐标进行计算,精度往往不会太高。而自由设站可以使用多个点经过平差计算,得到更优的结果。
3、自由设站利于发现站点异常变化。在工程测量中,施工环境特别复杂,所以测量站点经常有被移动(或者不稳定)的危险。自由设站的同时可以检查哪些点产生了移动,而采取进一步措施。
4、自由设站可以较好的解决施工遮挡问题。由于自由设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架设仪器,所以大大增强了测量的灵活性,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工程测量过程中的施工遮挡问题。
接下来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是:在什么范围内可以使用三角高程水准替代水准仪水准。
自己所处的海洋工程建造测量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,随着全站仪测角与测距精度的提高,三角高程水准精度越来越高,而且自己所建立的控制网一般小于200m*200m,但对精度要求较高,所以不确定大气折光对角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,所以自己下一步会仔细的研究这个问题,得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三角高程水准替代水准仪水准。
这只是我自己一点体会,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望大家指正。
我工作中接触过用三角高程替代水准。主要有两种控制方法,一种是设站两次,取前后两次高差之差,另外一个就是尽量构造闭合条件。
最近也在找一些关于“中间法”的一些东西看一下,也想能够量化一下大气折光的影响。
你在工作中一般在多远的情况下用三角高程代替水准?